便攜式熒光法溶氧儀是基于熒光淬滅原理的新型溶解氧測量設備,因其無需更換膜和電解液、無需預熱和極化、維護簡單等優勢,已逐漸取代傳統的Clark電極法,廣泛應用于環境監測、水產養殖、污水處理及科研領域。掌握其正確的使用方法,是獲得準確可靠數據的關鍵。

一、測量前準備
1.設備檢查:確認主機電量充足,探頭(傳感器)帽內的熒光感應膜完好無損、無劃痕、無污染。檢查探頭與主機的連接接口是否清潔干燥。
2.校準:熒光法溶氧儀雖無需日常極化,但仍需定期進行校準以確保精度。
①零點校準:通常無需用戶進行,儀器出廠時已設定或在空氣中校準時自動完成。
②滿點校準(大氣壓校準):這是最關鍵的一步。將探頭置于潔凈、干燥的空氣中,在主菜單選擇“校準”功能。儀器會自動讀取當前環境溫度與氣壓,并計算理論飽和溶氧值進行校準。確保校準過程中探頭不受遮擋,環境空氣流通。
二、便攜式熒光法溶氧儀現場測量步驟
1.現場準備:到達測量點位后,開啟儀器電源,讓其穩定片刻。若環境溫度與校準時有較大差異,可將探頭在空氣中短暫放置,使溫度傳感器適應環境溫度。
2.樣品測量:
①將探頭輕柔地浸入待測水樣中,探頭前端應全部沒入液面以下。
②保持探頭在水體中穩定,并輕輕晃動或緩慢攪動探頭,確保水樣在感應膜表面持續流動,這是獲得準確、穩定讀數的關鍵。避免劇烈攪拌產生氣泡。
③等待讀數穩定。熒光法響應迅速,通常可在幾十秒內顯示穩定數值。
④記錄數據。儀器會同時顯示溶解氧濃度(mg/L或ppm)、飽和度(%)和水溫(℃)。
3.特殊水樣注意事項:
①對于低速或靜置水體,必須通過晃動探頭來創造水流,否則測量值會因膜表面氧耗盡而嚴重偏低。
②測量海水或高鹽度水樣時,需在儀器中輸入相應的鹽度值進行補償,以獲得準確結果。
三、測量后維護
1.清潔探頭:測量完成后,立即用純凈水沖洗探頭感應膜表面,清除殘留的鹽分、有機物或顆粒物。切勿用硬物擦拭熒光膜。
2.正確存放:
①輕輕甩掉多余水滴,用柔軟的無絨布吸干水漬。
②短期存放:將探頭頭朝上放置于配套的保護盒或干燥環境中。
③長期存放:為確保熒光膜壽命,建議取下探頭保護帽,讓其自然干燥后,再輕輕蓋回(無需擰緊)。
3.數據管理:及時將測量數據導出至電腦或進行記錄,并清理主機內存以備下次使用。
優勢與提示:
1.優勢:熒光法無耗材、幾乎免維護、響應快、不受流速和硫化氫等化學物質干擾。
2.提示:避免使熒光膜接觸有機溶劑、膠體或油性物質,以防污染或損壞膜層。定期按照說明書建議檢查校準狀態。
遵循本操作規程,您將能充分發揮便攜式熒光法溶氧儀的技術優勢,高效、準確地完成各類水體溶解氧的現場檢測工作。